close
收集了兩個人的作品,和自己的作品,比較了下改變。
思考了下,能快速處理的作品一定都是色塊+線條,在想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資訊。
自己要不要轉型....
能畫華麗的比較是要動用仿真筆刷,盡量在有限的色彩內,拉高整體彩度、亮度。
現在的弱點就是整體的彩度、亮度低過頭了,人物非常的不好看...
還有基本的材質繪製也不熟悉、配色也很糟糕然後描繪的程度不夠精緻、設計的不夠有主題性,接下來作品會畫到龍,必須熟習龍的繪製方式。
好多要忙的感覺。
第一個現在在畫人....大概畫了3~4年了吧,這是他目前的畫作,應該算是跟我畫齡差不多的,也沒有感覺他小時候有先練甚麼。
另一個是一開始接觸的時候就已經有一些基礎了,人物已經相當熟練了,之後完全轉型成繪製人物為主
,適合用來當卡片之類的吧?
然後是我...
每次都全畫,每個畫面都會設計過一遍,也許不需要每個都這樣吧...開始檢討自己的繪製方式,也許應該一張圖用17~18個
小時來完整處理,用4~8個小時硬繪製完整體也太痛苦了,每次都感覺很粗糙。
這一張是一開始繪製的....聖誕之吻,記得覺得山那邊很空,所以放了石頭...就一顆,非常獵奇的作品
最近剛好滿三年,放出這張作品,太暗了....現在很後悔,應該全部顏色都推亮,不要分遠近,就這樣吧。
不過也會想自己如果接案,這種作品,我只願意接受市價3折...,這個作品太難看了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